
贞筠抽箭 (@贞筠抽箭)
71
声望
1361
帖子
50
资料浏览
7
粉丝
1
关注
贞筠抽箭 发布的帖子
-
-
邵阳水府庙位于双清路旁资、邵二水交汇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4年),后毁于兵火,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1958年因扩建道路,拆毁了一部分建筑,铁佛像也被毁。后经过整修,现在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戏楼,系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面凸字形,面阔3间,进深两间,占地145平方米,总高16米。明间为戏台,覆盆藻井,屋顶为二重檐,一层檐六翼角,二层檐八翼角,三层为六角攒尖顶,上置宝瓶。两次间为二层楼房,单檐硬山顶,山墙为马头式封火墙。柱上有大型栌斗,承柱梁架。屋脊、翘角堆塑龙凤鸟兽,檐口饰彩绘。整个建筑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戏楼下临资水,倒影江中,上接霄汉,气势雄壮,故戏楼上的题额为“半入云”。并有联曰:“一弹秋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粮油票:
1、1989年邵阳市粮票 1500克
2、1991年邵阳市粮票 25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邵阳资江一桥,始建于1960年,因为处在困难时期,建设进度很慢,直到1968年年底才建成通车。大桥全长358.5米,桥宽25.7米,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粮油票:
1、1989年邵阳市粮票 2500克、5千克
2、1991年邵阳市粮票 5千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横穿湘潭城。
湘潭,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到了70年代,工业已经比较发达,湘江东岸高耸的烟囱,就是那个年代工业化的象征。粮油票:
1、1975年湘潭市工种粮票 6、8、9、26斤
2、1975年湘潭市补助粮票 1斤
3、1989年湘潭市食品粮票 25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湘潭湘江一桥,横跨湘江,连通双拥北路。1959年11月2日正式开工兴建,1961年10月1日,大桥建成通车,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为大桥通车剪彩。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九墩八孔空腹拱形桥,桥长605.2米,加上东西引桥,总长1515米,桥面宽21米,可并行五辆载重汽车和通行重型坦克。
粮油票:
1、1975年湘潭市工种粮票 2、10、16、22斤
2、1975年湘潭市食油票 1两
3、1989年湘潭市食品粮票 5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湖南省湘潭市车站路,始建于1958年。
粮油票:
1、1975年湘潭市工种粮票 4、12、18、24斤
2、1975年湘潭市食油票 2两
3、1989年湘潭市食品粮票 1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汨罗屈子祠,位于湖南省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占地7.8亩。
屈子祠的前身是汉代所建的屈原庙,原地址在屈原沉江地汨罗凤凰乡河泊潭渊北的汨罗戍地汨罗山上,凤凰山凤凰台南、玉笥山西,唐代也称三闾祠,宋代确定此庙为屈原正庙,端午祭祀屈之地,所以三闾庙相沿称之为汨罗庙。因其地旧在湘水之中,常遇水毁,历代多有重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移建于玉笥山东,民国时改称屈子祠,现辟为屈原纪念馆。粮油票:
1、岳阳市粮制品供应券 0.0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 此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
兰州黄河铁桥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有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 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 兰州黄河铁桥作为一个交通结构工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变成了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同时,桥梁所需物资的运输过程也创造了近代运输史上的奇迹。
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山上有白塔一座,始建于元代,后毁,今存为明景泰年间所修的。粮油票:
1、1974年甘肃省粮票 5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洪武五年(1372年),开国名将冯胜征西后,决定修建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粮油票:
1、1974年嘉峪关市工种补差粮票 1、3、4、6、8、10、11、12、14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张掖鼓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位于张掖城中心。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
张掖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其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粮油票:
1、1982年张掖县副食票 半、1、2斤
2、1987年张掖市粮油供应公司面食票 2、4两、1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允燕塔又称曼勐町塔,位于盈江县城以东1公里的允燕山上,“允燕”是傣语,意为吉祥、欢跃、令人向往的地方。这座塔是云南小乘佛教最重要的佛塔之一,佛塔始建于1947年,历时8年才告竣工,虽然不是古塔,但古风浓郁,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位于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中有一座仿照此塔,按1:0.9建造的白塔,也是民族村中傣族村最熠熠生辉的建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设计思路的角度来看,粮票图案也许想要表达的就是云南民族村,毕竟这套票4个面额4个图,都是云南当时著名的旅游景区,建于1987年的云南民族村,正是当时云南省重点推介的景区,但是这已不重要了,毕竟此塔有原型,我们还是按原塔来解释,只在这里附加说明一下。以工代赈票:
1、1991年云南省粮食以工代赈购粮券 5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翠湖宾馆,位于昆明市翠湖南路6号,1954年7月动工,1956年5月开业。1960年前是苏联专家招待所,以后用于专门接待省内外会议和外国专家。1979年以后开始接待旅游外宾。
翠湖宾馆前的是翠湖公园,翠湖本身是滇池湖湾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变迁,水位下降,这里成为了独立的湖泊,自明代起就不断在这里修筑亭阁,成为名胜,民国时被辟为公园。
粮油票:1、1963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5斤
2、1964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5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龙门,位于昆明西山公园之内。龙门是一组雕凿于西山罗汉崖悬岩绝壁上的石雕工程,包括旧石室、慈云洞新石室、龙门石坊、达天阁石室,以及连接各石室的隧道。其开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历时72年,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它几乎垂直高出滇池水面三百多米。远望西山,真如一条巨龙匍伏,仿佛它要一口吸干滇池水似的,登临它的头部龙门,犹如腾空出世,气象万千。“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粮油票:
1、1963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1斤
2、1964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1斤
3、1980年云南省粮票 1、2两
以工代赈票:
1、1991年云南省粮食以工代赈购粮券 10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有关金马碧鸡,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汉代班固的《汉书》。据《汉书》中《王褒传》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祀而致。”另外,左思的《三都赋》也说:“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金马碧鸡成为一种祥瑞,而且金马碧鸡的传说在云南一带广为流传。
昆明城内的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位于昆明城传统中轴线的南端,即今天金碧路与正义路交叉口。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二坊相隔约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飞檐翘角。金马、碧鸡二坊建成后,屡遭兵燹,又多次重建。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的金马碧鸡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拆除。1998年,在金碧路改扩建过程中,昆明市人民政府再次重建金马碧鸡二坊。
据记载,旧时的“金马碧鸡”坊,每60年会发生一次“金碧交辉”的奇观。当太阳将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云南人民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造诣。粮油票:
1、1963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半斤
2、1964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半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原路南县),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特级保护区44.96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62.1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07.21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135.73平方公里。其距省会昆明78千米,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石林于1982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粮油票:
1、1963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3斤
2、1964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3斤
3、1980年云南省粮票 半、1斤以工代赈类票:
1、1991年云南省粮食以工代赈购粮券 1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市百货大楼,云南省昆明市东风西路1号,作为建国十周年的贺礼,于1959年9月25日开门营业。是昆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九十年代末,在原址及原址对面,先后重建、新建了昆明百货大楼A、B两幢新楼。
粮油票:1、1980年昆明市面票 1、2、5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大观楼,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大观路284号大观公园内,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占地400余平方米,因大观楼长联而闻名。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巡抚王继文兴建。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年)再修。现大观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油票:
1、1981年昆明市米票 1、2、5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云南省农业展览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翠湖西畔,大楼建于1952年,这里曾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外的操场。后来云南省农业展览馆改名为云南省科学技术馆。
粮票图上的建筑上,仍写着农业展览馆,故此图解释为云南省农业展览馆。
粮油票:1、1981年昆明市米票 1、3、5、1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饭店,位于昆明市东风东路52号,紧挨东风广场,于1958年10月开业,是昆明市最早使用电梯的饭店,饭店周围商场林立,政府机构众多,交通极为便利。饭店店名由郭沫若题写,饭店曾经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陈毅等,曾经接待过国外贵宾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以色列前总统、文莱公主等。
粮票图为昆明饭店80年代的样子。粮油票:
1、1983年昆明市米票 2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昆明火车站,简称昆明站,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南端,车站于1970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是一等站,也是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站点。
昆明站是国家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也是西南铁路大动脉的重点。自从有了昆明站,从此云南铁路与全国铁路联网,结束了“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历史。昆明站成了云南省交通中心和运输枢纽,这个中心对开发西南资源,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粮票图案是昆明火车站80年代的样子。粮油票:
1、1983年昆明市面票 10、2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保山易罗池、湖心亭和文笔塔,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西南隅,为当地名胜。
易罗池,又名九龙池,面积1.82万平方米。池上有湖心亭。有明将邓子龙题联:“百战归来,赢得鬓边白发;于金散尽,只余湖上青山”。而文笔塔在池西山坡上,又称兹云古塔,始建于出唐代,文革期间被毁,后又修复。粮油票:
1、1981年保山县购粮券(大米) 半、1、2、5、10斤
2、1981年保山县购面券(面粉) 1、2两、半、1、2、5、10斤
3、1981年保山县购油券 2、4、半、1斤
4、1988年保山市购粮券 50、1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临点苍山,东对洱海。
三塔由一大塔,二小塔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833年-840年) ,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8~1172年) ,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崇圣寺三塔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油票:
1、1963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1两
2、1964年云南省地方粮票 1两
3、1990年大理市米制品票 1500克
4、1990年大理市面制品票 1500克
以工代赈票:
1、1991年云南省粮食以工代赈粮券 5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大理州体育馆,位于大理市泰安路37号,始建于1986年,随着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馆的职能和职责发生了较大变化,2018年12月,其更名为大理市体育中心。
粮油票:
1、1990年大理市米制品票 50克
2、1990年大理市面制品票 5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个旧宝华门凌云阁,位于个旧城南部宝华路上,始建于1921年,凌云阁呈方形状,歇山顶三重檐木石结构,高约14米,边长10米,宽6.6米,占地面积103平方米,共3层,2楼以上是木结构。其向北一方的二楼翘檐下悬挂着“凌云阁”三个大字,底层南北两面的石拱门洞的门楣上刻的是“宝华门”。
1、1988年个旧市米票 250、500、1500、25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个旧“七层楼”,也叫个旧七层百货大楼、七层综合服务大楼,因为高七层,老百姓习惯称之为“七层楼”。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其始建于1959年10月,至1960年下半年全面完工,大楼高36米,其主要的设计者是建筑学家李梁材先生。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1998年2月20日,“七层楼”走完她近40年的历程,被拆除。
粮油票:
1、1988年个旧市面票 50、1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个旧“锡都明珠”雕塑,位于个旧城北锡都隧道西侧的转盘内。此雕塑建于1987年10月,由著名雕塑家叶如璋先生设计,高18米,后来“锡都明珠”也成为了个旧市的市标。
粮油票:
1、1988年个旧市面票 250、500、1500、25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江川区、澄江市、华宁县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泊。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流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鱼米之乡。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
粮油票:
1、1988年江川县代粮券 半、1、5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景谷民族文化宫,1986年兴建,1989年竣工,是景谷人民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以及春节游园活动的地方,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大楼已于2006年拆除。
粮油票:
1、1990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购粮券 50、100、200、500、10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景谷树包塔塔包树,位于景谷县城大寨官缅寺内,树包塔在寺东侧,塔包树在寺西侧,两座佛塔均建于1644年。由于景谷气候湿润,鸟雀把大榕树种子带落进佛塔的砖缝中,天长日久,生根发芽破土而出,交错缠绕石塔而生,数百年后便长成了今天的奇观。
粮油票:
1、1988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购粮券 1、2、5两、1、3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开远长虹桥,位于开远北部的昆明-那发公路线上,横跨南盘江。
60年代初,开远逐渐成为云南工业重镇,交通运输压力剧增,当时南盘江桥上的铁索桥已经无法适应交通需要。1960年3月,长虹桥开工建设,位于存旧和田房两村之间,1961年9月完工,历时19个月,18人为之付出了生命。整座大桥全部用石块砌成,为单孔大跨径空腹式石拱桥。桥体全长171.2米,主孔跨径112.5米,高30米,桥面净宽8.6米。在建桥过程中,工人们曾提出“攻克难关献长虹”的口号,又因大桥雄伟壮观,气势如虹,因此定名为“长虹桥”。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称其为“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 2019年10月,长虹桥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油票:
1、1990年开远市米票 1两
2、1990年开远市面票 1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开远大酒店,位于开远市西北路138号,1989年5月正式营业, 是云南红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资拥有的一座二星级涉外酒店,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主楼高17层。
粮油票:
1、1990年开远市米票 5两
2、1990年开远市面票 5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葫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包括拉祜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葫芦笙的使用历史悠久,不同民族之间的葫芦笙有一些差异。
拉祜族的葫芦笙,流行于云南省澜沧江两岸的拉祜山寨,多为五管,笙管用野青竹或泡竹制作。在拉祜族古诗歌中,葫芦被美称为“阿朋阿龙”。“朋”和“龙”都具有吉祥、幸福、丰收的含义。因此,拉祜人也把葫芦笙作为吉祥之物。拉祜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
粮油票:
1、1988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代粮券 100、500、1500克
2、1991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购粮券 50、100、500、15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蒙自瀛洲亭,位于蒙自南湖公园,始建于康熙29年(1690年),亭高22.4米,为木结构,六角攒尖顶三层楼阁式重檐亭。顶盖琉璃瓦,黄绿相间,脊饰吻兽,宝顶耸立。内外装修富丽,画栋飞檐,整体造型挺秀,结构匀称,是清代园林建筑佳作之一。
粮油票:
1、1990年蒙自县饮食糕点购买券 50、100、250、5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曲靖“麒麟仙子”雕像,坐落于曲靖市麒麟东路、南路、北路、西路交汇处的街心花园之中。
雕塑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知名雕塑家郭其祥教授创作,由昆明玻璃纤维厂用玻璃钢翻制,由曲靖县城建局负责景观设计和雕塑安装。雕塑于1982年8月30日落成。雕塑高3.8米,用高3.55米的基座托起。
雕塑是根据当地的民间故事创作的。相传很久以前,曲靖大旱,赤地千里,麒麟仙子目睹人间惨状,骑着麒麟降落曲靖,手抱宝瓶,遍酒甘霖,浇绿了田畴,救活了百姓。惜别时,为民久安,将麒麟化成一山,永留人间。自那时,便有了麒麟山,尔后又有了以麒麟命名的村庄、道路、桥、公园、门店和产品商标等,曲靖因此也有了“麒麟城”的美称。1992年2月,经曲靖市人大三届三次会议批准以“麒麟仙子”雕像为主体,配以“一水滴三江”体现珠江源特点的圆形图案为市徽。从此,麒麟仙子作为城市标志载入史册。粮油票:
1、1988年曲靖市粮食通用券 50、100、250、500、25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小马鹿雕像,位于思茅(今普洱市思茅区)的街心花园的转盘中(五一路和振兴大道),此雕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思茅报》美编刘榕负责设计建成。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地标。
粮油票:
1、1988年思茅县购粮券 1、2两、半、1斤
2、1989年思茅县购粮券 100、200、500克、1、3千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腾冲太极桥观瀑亭,位于腾冲城西南的叠水河瀑布景区。
民国元年(1912年),城西南郊松园王姓设织机,凿瀑布顶巨石欲引水力,石被凿开,出现形似“太极”图样的石纹,乡人以为破坏了腾冲的风水,一时舆论哗然。经时任云南军都督府协都督张文光和地方乡绅的共议,由王姓出资建石桥于巨石上,取名“太极桥”,以镇风水。
太极桥设计十分精巧,是座南北跨向的双孔悬臂式平板石桥。两孔之间的桥墩以大盈江瀑布河心天然巨石为基础而营建的,石桥的悬臂南北对称,单孔跨径为5.25米。在桥墩平台上建有方形石亭,取名“观瀑亭”。石亭高4.83米,宽3.44米,亭的四角以方形石柱支撑。石亭顶为覆斗状,四周均为石制斗拱,亭内的顶部嵌有太极图,以此代替被毁的石内太极图。粮油票:
1、1981年腾冲县购粮券(大米) 半、1、2、5、10斤
2、1981年腾冲县购粮券(面票) 1、2两、半、1、2、5、10斤
3、1981年腾冲县食油券 2、4、5两、1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威信扎西会议旧址,位于威信县的扎西镇,原为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
1935年2月5日至9日,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境内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者有周恩来、毛泽东、博古、王稼祥、朱德、陈云、刘少奇、邓发、凯丰等。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作出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红军回师黔北和缩编部队。扎西会议是长征中十分重要的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也是张闻天同毛泽东紧密合作,协力领导全党全军的良好开端。粮油票:
1、1980年威信县细粮搭配券 1、3、5、10、30、50斤
2、1981年威信县细粮搭配券 1、2两、半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乌峰山在镇雄县城北部,旧名乌通山,当地人亦称梧桐山,它属于乌蒙山北支的余脉,海拔2181米。乌峰山是镇雄县城的天然屏障,也是镇雄县的名片和象征,是镇雄人民心中的图腾。在镇雄县城,只要相对开阔的地方,抬头就能看到这座高耸的大山。山顶部建有电视铁塔。
粮油票:
1、1983年镇雄县粮食局细粮券 1、3、5、1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苏州盘门,位于苏州古城墙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盘门三景”,即: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城楼。盘门是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它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瓮城相互组合而成。城门上的城楼为1986年重建的。
另外,粮票图上的桥,按位置看,应该是水关桥,但是绘画的有些失真。粮油票:
1、1995年苏州市粮食局粮油备用券 1-40号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武汉东湖落霞水榭,位于东湖长天楼东北侧湖边水中。取唐王勃《膝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之句意命名。其建于1985年,整体位于湖中,由两个小亭和一个双层亭阁组成,飞檐翘角,翠瓦明窗。舫前有精美的龙凤浮雕。游人登高远眺,景色美不胜收。现在作为码头使用。
粮油票:
1、1992年应城市粮食局城镇居民购油券 25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葛洲坝水利枢纽,亦称为葛洲坝水电站,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至1988年12月全部竣工。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它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水电建设队伍,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粮油票:
1、1984年宜昌市购粮券 5、10斤
注:图案分别是二十七孔泄洪闸和船闸
2、1984年宜昌市油票 1、2两、半、1斤
3、1989年宜昌市粮票 2.5、5公斤
注:图案分别是二十七孔泄洪闸和船闸
4、1990年湖北省粮票 1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江峡号客轮,是在中、苏专家共同设计下,1954年开始,用国产材料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1955年10月投入使用,毛主席曾三次坐此船视察,1966年,被更名为东方红号。此船船长29.87米,宽10米,可载客254人。
注:1979年1月30日,江峡轮与东方红3号相撞沉没,但是这艘江峡轮是1973年武汉青山船厂重新打造的,和之前的不是一条船。粮油票:
1、1976年湖北省粮票 半斤
2、1990年湖北省粮票 5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李白曾经在安陆居住生活过10年,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诗篇。
1984年12月,安陆县第十届人大作出建立李白纪念馆和恢复李白遗址遗迹的决议。纪念馆选址城西郊大凹山。东临涢水,西揖白兆,北望寿山,南屏云梦,依山傍水,环境幽雅。1987年8月开馆。
粮票图是老的纪念馆,2010年,为整体开发白兆山旅游风景区,于山体东坡新建李白纪念馆。
只找到一张图,清晰度很差,待以后补。粮油票:
1、1991年安陆市城区购油券 100、25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安陆市解放山水库位于安陆城区西北部府河之上,水库始建于1977年,主体工程(包括拦水坝)于1988年完工并投入运行,近年又开始了除险加固工程。
粮油票:
1、1991年安陆市城区购粮券 半、1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武昌(今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西山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由于鄂州西山公园景观、名称改动较大,如今可能和粮票图有些不一样。具体细节还有待研究完善。
粮油票:
1、1987年鄂城购粮专用券 10、20、5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鄂州庾楼位于鄂州市老城区的古楼街北段,也称为庾亮楼、庾公楼、古楼、南楼。 现存为是1940年在原基复建的。1983年,鄂州市建立后,市政府将之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专门拨款修葺一新。
庾楼,与东晋征西将军庾亮有关,当时的鄂州叫武昌,武昌又是江州的治所,庾亮在镇守此地期间,很有政绩,庾亮死后,其弟庾翼、庾冰先后镇守武昌,皆有德政。粮油票:
1、1987年鄂城购粮专用券 10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鄂州文星塔,又名文峰塔,因为位于古城南门外,故俗称南门塔,其位于鄂州文星路中段,在原鄂州学宫(今明塘小学)南侧。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为八角五层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塔,通高23.33米,是鄂州市现存的唯一古塔,又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至今的大型楼阁式塔。粮油票:
1、1987年鄂城购粮专用券 5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鄂州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小东门外的长江中的龙蟠矶之上,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
鄂州观音阁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以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鄂州观音阁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飞楹,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又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在万里长江之中仅此一处,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粮油票:
1、1987年鄂城购粮专用券 1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洪湖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洪湖市城南沿江路8号,今洪湖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正中。
始建于50年代后期。碑正面写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书写着1957年贺龙元帅题写的“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底座正面是国务院1957年12月为纪念碑撰写的碑文。由于贺龙元帅文革期间被批判,此碑遭到破坏。动乱后逐渐修复。197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修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周围建设了陵园、陈列馆等纪念建筑,至1984年11月10日落成。粮油票:
1、1981年洪湖县城关购粮券 5斤
2、1989年洪湖市新堤粮油管理所购粮券 25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位于今洪湖市州陵大道、文泉东路交汇处,当时两边有技工学校和汽车站,现在都已迁址,四周的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粮油票:
1、1989年洪湖市新堤粮油管理所购油券 100、2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大楼位于荆州中路189号(荆州市博物馆斜对面),修建于80年代,是荆州粮食局办公及售粮门店,现在此楼仍在,但已改为它用。
粮油票:
1、1991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500克
2、1992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500克
3、1993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0.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九龙桥,位于荆州城新东门前,横跨护城河,东接江津西路,西入荆州南路,是出入荆州城的咽喉要道,因桥石拱上透雕的九个栩栩如生的龙头而命名。
1986年在疏浚护城河时,新建了这座九孔石桥,桥全长98米,宽15.7米。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单行人行道。现在为荆州古城的一大名胜。粮油票:
1、1991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5公斤
2、1992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5公斤
3、1993年荆州镇粮食分拨证 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