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此票稀少,已经补充入图库。镇江63系列票单双代表单双月,号码应该是代表粮店编号。

贞筠抽箭 (@贞筠抽箭)
71
声望
1361
帖子
50
资料浏览
7
粉丝
1
关注
贞筠抽箭 发布的帖子
-
杭州戚继光纪念塔,原名劝农塔,本位于今西湖平湖秋月前一带,是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时为营造“劝农”气氛而建。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为表明杭城民众抗日决心,“劝农塔”改名为“戚继光纪念塔”。整座塔身由钢筋水泥建造,高约30米,方形,4层,内有一旋转楼梯,可上至顶层观光楼台。当时,此塔曾被称作西湖第四岛。此塔建成后,非议颇多,很多人认为此新建之塔,破坏了孤山一代整体的景致。1957年此塔被毁不存,一说是因为破四旧拆毁,另一说是因为此塔塔基不固,毁于当年的大台风。
粮油票:
1、1957年浙江省临时流动粮票 1、4两、5、1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其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以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最开始是为了作为标志,禁止植菱等,以防湖泥淤积。 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关于“三潭映月”的说法不一,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说:石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粮油票:
1、1956年浙江省流动粮票 4两、半、1、2、5、10、30斤
注:每种面额均有2种版
2、1982年浙江省流动人口食油票 无面额
3、1983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5斤
4、1983年浙江省流动人口食油票 无面额(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其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钱弘俶舍园建塔以镇压江潮。六和塔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始建于1934年08月08日,至1937年09月26日、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分别建成通车,建成不久,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抗日战争后,1948年5月成功修复,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油票:
1、1966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斤
2、1974年浙江省粮票 1斤
3、1976年浙江省粮票 1斤
4、1983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斤
5、1984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5斤
注:此票图没有桥(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今桥为194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为著名的景观,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其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在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白蛇传》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又为断桥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
粮油票:
1、1957年浙江省流动购粮票 1、2、5、10、30斤
2、1983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0斤
注:票图上部为保俶塔另有讲解
3、1984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杭州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位于杭州孤山山顶平面正中,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
粮油票:1、1984年浙江省周转粮票 1、5、2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杭州保俶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据载,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吴延爽始建之,为九级。北宋咸平年间,和尚永保师叔,募缘十年,进行重修,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
粮油票:
1、1983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0斤
注:此图还有一桥,为断桥,将另做解释
2、1984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1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乐清雁荡山果盒三景,位于雁荡山灵峰景区之内。“果盒三景”是凝碧潭与跨越其上的果盒桥及果盒岩(连亭)的合称。
凝碧潭,位于果盒岩与渡船岩之间,潭水澄碧,清澈见底,似一块镶嵌在灵峰景区领口上的碧绿的翡翠,晶莹透剔,十分惹人喜爱。 果盒桥,横跨凝碧潭上,紧靠果盒岩。漫步桥上,仰观奇峰,俯视碧潭,别有风趣。果盒岩,在凝碧潭畔,形状扁圆平整,中间有一条环痕,俨似果盒,又象磨盘,俗称“麦磨岩”。 岩上有亭叫果盒亭,木结构,为六角石亭。是游客休息和赏景的绝好地方。粮油票:
1、1988年浙江省粮食专用券 5千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中共一大会址。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
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粮油票:
1、1986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2.5、5千克
2、1988年浙江省粮食专用券 10千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此后,“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1959年仿制了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人们称之为南湖红船。粮油票:
1、1986年浙江省定额粮票 0.5千克
2、1988年浙江省粮食专用券 25千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并亲朋子侄41人聚会于此,行修禊之礼。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等人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如此以为娱乐。在这次雅集中,计有26人作诗共37首。事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汇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下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和作者的观感。序文共324字,字字珠玑,这就是被褚遂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而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
粮油票:
1、1989年浙江省粮食专用券 5千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曲院风荷,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89号,西湖西侧,岳飞庙前。其原名曲院,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为西湖十景之一。
粮油票:1、1989年浙江省粮食专用券 10千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岳王庙,又称岳坟、岳飞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80号,地处杭州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主要场所,历经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总占地达1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由墓区和庙区二部分组成。
岳王庙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门厅上悬“岳王庙”匾额,入门厅,甬道长23米,尽处为正殿,正殿重檐歇山顶,檐间悬“心昭天日”匾,为叶剑英元帅重书,殿前两侧有庑殿,原祀牛皋、张宪像。忠烈庙西为启忠祠,正殿原祀岳飞父母像,东庑祀岳飞子云、雷、霖、震、霆,西庑祀五媳及女银瓶。
1961年,岳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岳王庙获批为杭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岳王庙获批为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教委等将岳王庙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粮油票:
1、1983年浙江省粮票 5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宁波天封塔,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西端与解放南路交汇处。 其始建于唐武则天“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年间,各取年号一字,因而得名。历代均有毁修,现存为宋代风貌。解放后,对之进行修缮,在此塔中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
灵桥横跨于宁波市海曙区与鄞州区分界的奉化江上,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36年,在宁波旅沪同乡会资助下,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承建的灵桥正式完工,设计使用期限70年,成为宁波最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之一。2007年,宁波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对灵桥进行了彻底检查,认为大桥主体结构依然安全。在对其进行必要整修后,现今灵桥依然作为市内主要桥梁为宁波市内交通服务。粮油票:
1、宁波市定额油票 半、1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临安临天桥,位于临安市临天路,连接苕溪北街和苕溪南街。此桥最早为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思古桥,后屡修屡毁。解放后,重建此桥,1951年6月19日动工,7月24日建成了7孔石墩木梁公路桥。因该桥是临安城通往天目山的要道,所以命名为临天桥。1972年又重建为5孔石台石墩石拱桥。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不断增大,2018年,此桥被拆除重建。
票图上还有一座亭子,是临天桥桥北侧的亭子。粮油票:
1、1992年临安县居民食油票 无面额(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富阳鹳山公园,位于富阳城东的富春江北岸,素有华东文化名山的美誉,是富阳市著名的城市风景旅游公园。
公园内鹳山截江而立,岩壁突兀,因其山势如临江俯立的鹳鸟,故名鹳山。山上古木葱茏,楼阁错落。有修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春江第一楼、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及其兄长法学家郁曼陀奉养其母的松筠别墅、东汉高士严子陵垂钓处、龟川秋月、董公祠等古迹而扬名于世。
鹳山是华东文化名山,古今中外不少文化名人慕名而至。如唐朝李白、白居易,宋代苏东坡,现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郭沫若、沙孟海等都游览过鹳山,留下了踪迹和墨宝。鹳山是富春山水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富阳的标志。粮油票:
1、1986年富阳县定额食油票 2两
2、1992年富阳县定额食油票 100、20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海宁占鳌塔,又名镇海塔,位于海宁市观潮公园之内。这是一座为镇服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占鳌塔高40米,周围25米,平面呈六边形,外观七层,内为八层,砖身木楼,造型极为壮丽。登临占鳌塔观一线潮,是海宁潮观赏的最大特色,登塔俯视,盐官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粮油票:
1、1992年海宁市居民购油票 50、2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金华通济桥,俗称金华大桥,是金华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其位于八一路南端,横跨婺江南北,最早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历代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1934年,民国政府对通济桥整修后变为公路桥。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北岸增建二孔拱旱桥。1994年,因为大桥严重制约婺江两岸的交通,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整修,并在西侧并建一新桥,相当于拓宽了桥面,工程于1995年年底竣工。
粮油票:
1、金华县食油票 1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平阳解放门,位于县城南部解放街与昆鳌路交叉路口西南侧,本名为通福门,因为出了此门,可通往福建,故得名。通福门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平阳县现存的唯一古城楼式建筑物,也是平阳古城的象征。民国时,为了普及文字,提高识字率,一度改名为“识字门”,据说凡经此门,都要背诵《国民公约》或认读注音字母后,方可放行。解放初期改为解放门,近年又改回通福门。
粮油票:1、1989年平阳县居民食油票 0.2千克
注:季度票(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台州中国日用品商城,原来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新安西街,创立于1994年1月,是一个综合性的批发、零售市场,年均交易额超百亿元。随着不断的发展,2017年8月,商城搬迁至路桥区财富大道999号。
粮油票:1、1995年台州市路桥区粮食供应券 1-?期
2、1996年台州市路桥区粮食供应券 1-14期(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永康西津桥,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古丽镇南苑路与西津路交叉路口。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为石墩木廊桥,南北走向,跨永康江。全长166米,通阔4米,12墩13孔,两端设踏跺。桥面建屋58间,重檐硬山顶。中5间为歇山顶亭阁。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粮油票:
1、1992年永康县居民食油票 0.6、0.7公斤
注:季度票,加印地名
2、1994年永康市地方粮票 2.5、5公斤
注:季度票,加印地名
豆类票:
1、1992年永康县城镇豆制品票 0.5公斤
注:季度票(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佛子岭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安徽省霍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功能。其由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死库容1.25亿立方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粮油票:1、1965年安徽省通用粮票 5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逍遥津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6号,古为淝水上的津渡,又名“窦家池”、“豆叶池”、“斗鸭池”。
逍遥津公园,平面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园、西园。占地31.3公顷,其中水面11.2公顷。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湖面有三岛,公园内有渡津桥、北津桥、南津桥、飞骑桥等桥梁贯通景区各景点。
粮票图画的就是逍遥湖中的湖心岛和湖心亭。粮油票:
1、1984年合肥市定点粮票 5两、1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合肥骆岗机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骆岗镇,1977年11月合肥骆岗机场竣工运营。2013年5月29日停用,30日零时启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粮油票:
1、1984年合肥市定点粮票 10、50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合肥大钟楼,位于合肥市徽州大道、芜湖路交汇处。全名为“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大钟楼于1975年动工建造,于1980年12月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19547平方米,其中主楼14852平方米,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按规定八度设防。塔楼上有双层平台,安装微波天线,楼顶部设直径约4米的自鸣电钟4面。塔楼净高为82.55米,是当时合肥地区的最高建筑。
粮油票:
1、1984年合肥市定量粮票 3、5斤
2、1991年合肥市粮油商品票 号码票
3、1995年合肥市粮油商品票 1-24号(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安庆振风塔,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振风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又因濒临长江,
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
粮油票:1、1981年安庆市定点粮票 1、2、5两、1、5、10斤
2、1981年安庆市面粉票 1、5、10斤
3、1986年安庆市粮票 5、1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安庆菱湖公园,位于安庆市大观区,是安庆市区两大公园之一。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后环菱湖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菱湖公园不仅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也很丰富。有血衣亭、严凤英雕像、黄梅阁、碑馆等,此外,娱乐设施也很齐全。
粮油票:
1、1986年安庆市粮票 250、5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淮河蚌埠闸,位于淮河中游,是淮河上历史最为悠久,流量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始建于1958年底,1962年基本竣工,建成后60年不断建设与完善,其主要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双线船闸、水电站、分洪道、堤防等组成,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粮油票:
1、1983年蚌埠市购粮券 10、5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该大楼位于今蚌埠市胜利中路、中山街交界处,蚌埠商之都对面, 最早不知叫什么名,只知道后来曾经被蚌埠市科技情报所使用,现在是蚌埠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合芜蚌人才金港等单位使用。
粮油票:
1、1983年蚌埠市购粮券 半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蚌埠角园,原位于青年街南段尾端,坐落在老城区的五叉路口,老蚌埠人称之为“裤裆街”的地段。由胜利路、中山街及江淮卫校的围墙三条线的角度自然形成,原先是一处由机器粉碎石子的露天场所,后废弃。八十年代初期,城建部门因地制宜,将其改造为街心花园,故有了个名符其实的名字一一角园。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角园让位于蚌埠商之都,已不复存在。粮油票:
1、1983年蚌埠市购粮券 2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亳州花戏楼,位于城北关隅咸宁街,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粮油票:
1、1990年亳州市粮油食品券 0.5、1、2.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巢湖姥山塔,位于巢湖市中庙镇姥山岛之顶,又称文峰塔、望湖塔,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但工程至3层时停工(一说4层)。清代光绪年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倡议续建,工成,李鸿章作《姥山塔碑记》刻于石。塔为7层八角砖石塔,高约51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友亭,在姥山塔不远处,三友,指的是岁寒三友,即松、竹、梅,象征着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和常青不老、旺盛的生命力。粮油票:
1、1988年巢湖市市区定点粮票 0.5、1.5、2.5、5、2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滁州深秀湖,位于今琅琊山景区内,取《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而得名。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通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粮油票:
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50克(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
琅琊山山门,八柱八檐,吻兽镇伏双脊,楼花门额中镌刻苏轼书题“琅琊山”三字。
粮油票: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1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滁州市油厂成立于1989年07月25日,位于原滁州市南谯路155号。(今南谯中路、湖心东路交界一带)
(暂未找到合适的对比图)粮油票:
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2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滁州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也是我国四大名亭之一。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粮油票:
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滁州高杆灯,是当时滁州市的地标,实际上是转盘中的一盏高杆灯,位于今南谯北路和琅琊路的交汇处,如今,老的高杆灯虽然已经拆除,但是这个地名仍在。
粮油票: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100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滁州老火车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天长东路295号,始建于1909年。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以后,此站改名为滁州北站。
粮油票:
1、1989年滁州市地方粮票 1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阜阳颍河闸,1958年2月开工,1959年6月竣工验收。建成后的颍河闸,长180米,高40米,有12个桥孔,北侧为公路桥,宽7米,南侧为人行道,宽2米,不仅方便了两岸居民通行,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后的第一年即1959年,阜阳遭遇百日大旱,控制闸尽量蓄水,满足了灌溉农田的需求。
粮油票:
1、1973年阜阳县粮食局付食品票 5、10斤
2、1975年阜阳县粮食局付食品票 1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阜阳文峰塔,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路文峰公园内,始建于康熙35年(1696年),目的是为了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
粮油票:
1、1973年阜阳县粮食局付食品票 5、10斤
2、1975年阜阳县粮食局付食品票 1斤
3、1990年阜阳市购粮券 500克、2.5、5、15、2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淮南淮河大桥,俗称平圩大桥,南起田家庵区安成镇,北接潘集区平圩镇。该桥于1977年7月开工。1982年7月,公路桥建成通车。1983年10月1日铁路桥通客货列车。淮南淮河大桥铁路桥全长3428.5米,其上层公路桥全长3195.7米,是一座永久性特大桥。为建设这座桥梁,淮南市专门成立了大桥工程指挥部。淮南淮河大桥的建成通车,终结了淮南市境内淮河无桥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市内淮河两岸之间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淮南煤矿老区与新区的空间距离,对淮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推动是难以估量的。
粮油票:
1、1983年淮南市流通粮票 3、5斤
2、1983年淮南市机关团体专用油票 20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太平湖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南依黄山,是黄山旅游区的重点风景区之一。太平湖其实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其初称陈村水库,1979年才改成今名。因为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
粮油票:
1、1988年黄山区购粮券 5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临泉县白果树(古银杏树)生长于临泉县城西侧春秋时代沈子国遗址,树龄达1350年 ,与古城址、老丘堆并称为“临泉三大古迹”。
临泉这株银杏,植于唐代,系沈氏后人为纪念祖先所栽,古银杏树现树高30米,胸围645厘米,地围1050厘米,冠幅22.5米,九大主枝的基部均顺树干下延联袂生长,使老干条条纵棱隆突,形成所谓“九棱十八丫、七十二枝杈”的奇特古态。
沈子国遗址,是春秋时期沈国故城遗址,城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四周城垣、护城河依稀可见。
粮油票:
1、1991年临泉县定点粮票 半、2.5、5、15、2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六安城的南、北各有一塔,合称皋城双塔。北部的叫多宝庵塔,南部的叫观音寺塔。
多宝庵塔,位于六安市北外街东侧的多宝庵庙内,俗称北门锥子。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现存7级,高21.6米。基层每边宽4.4米,高3.9米,各级宽、高逐层缩小,呈角锥形。
观音寺塔,位于六安市黄大街观音寺内,俗称南门锥子。塔身九级,高27米,平面六角形阁式造型,砖石结构,实心,基层每边宽3.9米,高 4.3米,塔顶有铜质塔刹。
粮票图上还有一座石桥,应为九墩塘石桥。粮油票:
1、1990年六安市粮票 50、250克、半、2.5、5、15、25、50公斤
2、1990年六安市粮票(菜农) 半、15、2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马鞍山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位于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西南一公里,今采石矶风景区之内,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至少在明正统年间,就有此楼了,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
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粮油票:
1、1983年马鞍山市地方粮票 1、3、5斤
2、1990年马鞍山市地方粮票 1、3、5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蒙城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俗称“蒙城砖塔”。位于安徽省蒙城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整座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塔底周长24米,直径8米,因塔体内外镶嵌佛像八千余尊而得名。万佛塔体型不很大,但造型秀丽,结构富于变化,保存亦较完整,是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的作品。从1977年开始,文物部门对万佛塔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塔基,弥合裂缝,补镶损坏严重的佛像砖,塔尖增设了避雷针,恢复了宝塔原貌。
粮油票:
1、1991年蒙城县购粮券 50克、半、1、3、10、25公斤
2、1991年蒙城县购油券 0.05、0.25、0.5、0.75公斤
3、1992年蒙城县购粮券 0.05、半、1、3、10、25公斤
4、1992年蒙城县购油券 0.1、0.25、0.75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寿县古城位于寿县县城,是我国保存的较好的古城墙之一。宾阳门是寿县古城东侧城门,城门与古城一起都是始建于宋朝的,又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及至目前,宾阳门的城楼和瓮城都保存完好,其也是寿县几座城楼较为完好的一处,城楼下不通汽车,游人可以步行通过。登上宾阳门城楼,向外远眺,便是古代有名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战场的遗址,但还是可以在此想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悲壮沧桑。
粮油票:
1、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正阳) 0.5、2.5、5、10、20公斤
2、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双桥) 0.5、2.5、5、10、20公斤
3、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迎河) 0.5、2.5、5、10、20公斤
4、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堰口) 0.5、2.5、5、10、20公斤
5、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安丰) 0.5、2.5、5、10、20公斤
6、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瓦埠) 0.5、2.5、5、10、20公斤
7、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三觉) 0.5、2.5、5、10、20公斤
8、1990年寿县粮油食品局购粮券(炎刘) 0.5、2.5、5、10、20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寿县奎光阁,又名魁星楼、奎光楼,位于安徽省寿县孔庙东南角。其前身是康熙年间建的“奎神祠”。乾隆年间,在奎神祠的基础上建楼三层,匾其楼曰“奎光”,始有今名。道光元年(1820年),该楼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于是变在原址上改建了奎光阁,虽经多次修葺,大体不失道光初貌。
粮油票:
1、1989年寿县城关粮站购粮券 0.5、2.5、5、10、20公斤
2、1989年寿县城关粮站购粮券(菜农) 0.5、10、20公斤(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涡阳水上商场,建于1986年初,1987年春节前竣工。水上商场一共190多间房子,典型的徽派建筑,与古城河映衬,独立成景。商场基本为二层,分为四段,粉墙黛瓦,高低错落,雕梁画栋,朱格门窗,配上别致的马头墙,十分美观。商场东北角建一五层高的八角楼作为整个建筑的制高点和标志,八角楼形似黄鹤楼,五层八角,高30米,黄色琉璃瓦覆顶,顶层中央悬挂“秀冠淮中”匾额,登上此楼,可鸟瞰全城。商城中的潭水,叫腾龙潭,因此水上商城也叫腾龙潭商场。水上商场成为了当时涡阳的标志性建筑和商业中心。
粮油票:
1、1988年涡阳城关粮站购粮券 0.5、2.5、5、15、25、50千克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通辽市粮油大厦,也叫通辽市粮食系统综合服务大厦,位于明仁大街中段,1989年筹建,1991年年底竣工,共12层。粮油大厦是既有粮油贸易,还有百货、日杂餐饮、旅店、商场等综合服务的商厦。
粮油票:1、1990年通辽市面票 1.5公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