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仪征样票已经补充入图库,谢谢

贞筠抽箭 (@贞筠抽箭)
71
声望
1361
帖子
50
资料浏览
7
粉丝
1
关注
贞筠抽箭 发布的帖子
-
粮票研究里面,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图案研究。粮票图案的题材比较丰富,有一些反映农业生产的图案,有一些时代风格浓郁的图案,有一些反映工业、建设成就的图案,也有一些纪念建筑、风景名胜的图案。在所有实景图案里,我感觉最难考证的就是楼宇建筑的图案。
楼宇建筑图案首先要确定这座楼宇建筑是实景建筑还是构想图或装饰图案。如果构想图或装饰图案,就没有考证的必要了,如果是实景建筑,要根据结构、规模等做一番预判,然后再找寻出对应的建筑。楼宇建筑考证的最难点就在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楼房都已不存在,也有不少楼宇虽然还存在,但是楼房外饰或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没有相关资料或老照片的情况下,很难考证出其到底是什么建筑。而建筑图,在粮票图案中占了很大比例,是无法绕开的。
今天我想介绍的1990年通辽市面票就是这样一套全是建筑图案的粮票。80年代初,通辽市根据国家政策,在统销粮油外,开始兼营议价,议价粮油价格略高于统销价。1985年,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标志着粮油价格走上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1989年以后,通辽市逐渐放开粮油市场。90年代初,通辽市市场上粮油价格提高幅度较大,部分品种价格提高50%以上,因而发行了1990年通辽市面票,凭此票可以从国营粮店购买平价面粉及面粉制品。这套票的图案都是通辽市当时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
50克的图案是通辽火车站。通辽火车站,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南顺大街,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最早建于1921年,1922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解放后,1981年1月,建筑面积达44311平方米的通辽站候车大厅新楼建成。1982年6月,通辽站被原铁道部升为一等站。
100克的图案是通辽交通大厦。通辽交通大厦位于通辽市南顺大街,通辽市火车站对面,现在为通辽交通宾馆。
250克的图案是通辽百货大楼。其位于通辽明仁大街,开业于1988年11月1日。
0.5公斤的图案是通辽牧民旅社。这张图案的考证颇费周折,这座建筑还是很有特点的,但是在互联网和各种资料中却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见到一张90年代初的通辽旅游交通地图,在不起眼的一个角落,有它的广告,才知道它是牧民旅社。牧民旅社应该就是原牧民招待所,在90年代的通辽很有名,其位于通辽人民公园西侧,应该就是现在盛隆宾馆的位置。
1.5公斤的图案是通辽粮油大厦,这张图案也是比较难考证的,因为其外貌的变化太大,后来我在97版《通辽市粮食志》插图中找到了其原貌,确定了其就是通辽粮油大厦。通辽市粮油大厦,也叫通辽市粮食系统综合服务大厦,位于明仁大街中段,共12层。是既有粮油贸易,还有百货、日杂餐饮、旅店、商场等综合服务的商厦。这座大楼1989年筹建,1991年年底完全竣工,所以粮票图上的大楼似乎还在在建状态,只有个外形,门窗、外饰都没有。
1990版通辽市面票和另外一套90版通辽市熟食品票的发行,很大程度减少了自治区粮票的发放量,民间粮票(内蒙古粮票、全国粮票)的存量也在逐步降低。1992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通辽市粮食局曾经以面额每斤4分钱的价格回收全国粮票和自治区粮票,4月,粮票在通辽市退出流通市场。 -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荆楚大地,人杰地灵。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湖北粮票的文章,但却不知从何处入手,当然这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恰恰相反,湖北各地粮油票非常的多,风格各异,令人着迷。就是因为多,所以不知应该写一些什么,思来想去,既然不能概括性的写出什么,那么不如从细微处入手,哪怕只能讲清楚一个票,这篇短文也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介绍的是1988年孝感市XX购粮券、购油券。
孝感地区,自古孝文化盛行,此地的得名,也与这里的“孝文化”有关。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这里“孝子昌盛”,遂置“孝昌县”。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中的“昌”字犯了其祖名讳(其祖是唐朝代北节度使沙陀人朱邪赤心,因功被赐名李国昌),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孝感之名由此始。1988年孝感市XX购粮券一共5个面额,分别为半、2.5、5、10、15公斤,购油券一共3个面额,为50、200、500克,XX为地名。这是孝感市第二套公斤制粮票(87版为第一套),87版只能在城区使用,而88版通过加印不同的市镇名,可以在全市的市镇中使用。
我选择介绍此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此票的图案非常有地方特色,第二,此票加印的地名很多也很有意思。
我们先来看图案。半公斤的图案是荷花,大有深意。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古人称荷花为花中君子,周敦颐《爱莲说》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孝感自古就有种栽植莲藕的传统,1987年10月26日,孝感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荷花作为孝感市的市花。因此把荷花作为88版孝感粮票的开始的面额的图案,最恰当不过了。
2.5公斤的图案是孝感八一大桥。其位于孝感市南部孝武大道上,横跨府澴河,也是107国道上的桥梁,最早建成于1960年,1985年2月进行了重建,至1987年5月建成竣工,近年又进行了改造重建,2020年底全线通车。粮票图是1987年5月刚竣工时的样貌。
而5、10、15公斤的图案都来自孝感董永公园。5公斤的图案是孝感董永公园鸳鸯楼。孝感董永公园,位于孝感槐荫大道东段,建成于1984年,占地5公顷,是以汉代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七仙女下凡相配结成百日姻缘为背景,融合了孝感境内的相关传说的主题公园。
鸳鸯楼是一组在池水边的楼榭建筑群,有曲桥和岸上相通,有一对双亭,象征着董永和七姐相爱,还有一个亭子延伸入水,象征着他们的孩子。10公斤的图案是孝感董永公园理丝桥。理丝桥的桥体为拱桥,栏杆为仿枯木,相传董永和七姐在理丝桥下借滚子河水,浣绢洗丝,使用天梭,一夜织成十匹锦绢,赎回卖身契。
15公斤的图案是孝感董永公园董永祠。位于公园的中部,祠堂中陈列了董永的生平、文物、族谱、碑帖、名人字画等。
购油券50克的图案也是孝感公园董永祠,200克的图案是也是孝感董永公园理丝桥,500克的图案也是孝感八一大桥,只是取景角度和购粮券略有不同。
介绍完此套粮油券的图案,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此套票加印的地名到底有多少种。当时的孝感市,其实是孝感地区下辖的县级孝感市,也就是现在地级孝感市的孝南区和孝昌县。1987年9月,孝感市进行了撤区建乡的区划改革,保留和新成立了一些镇,从现在看到的粮油票的实物可以看出,88版孝感粮油券的加印都是市镇名。因此,理论上此票的加印有城区、新铺、西河、杨店、肖港、陡岗、毛陈、三汊、祝站、花园、卫店、王店、小河、周巷、丰山、邹岗、白沙共17种,也就是说,88版孝感市粮油票的大全套共136枚。
这些市镇有些很有历史,比如花园镇,自古就是楚北重镇,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年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就成立于花园镇。再比如古代被称为桃花驿的杨店镇,现在的杨店水蜜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收集粮票的同时,了解、学习和感受各地文化风情,我想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
建湖县粮食局位于建湖县人民路、冠华路交界附近。
在粮食局大门外是建湖县粮油贸易公司综合经营部,建湖县粮油贸易公司的前身为建湖县粮油议购议销公司,1985年更名为建湖县粮油经营公司,1987年12月,更名为建湖县粮油贸易公司。粮油票:
1、1990年建湖县粮食局定量代粮券 500、2500克、5、15公斤
2、1991年建湖县粮食局定量代粮券 500、2500克、5、15公斤 -
87版西充粮票图案考证
南充地区大部分市县曾在1988年发行过一套粮票,全套11枚,图案是统一的,即南充嘉陵江大桥、白塔和仪陇朱德纪念馆。而当时西充县属于南充地区,但是并没有发行88版粮票,很可能是因为西充县曾提前在1987年自行印制过一版粮票。
1987版西充县粮票,分为细粮、面粉两类,其中细粮票面额为半、1、2、5、10、20公斤,面粉票为半、2、5、10公斤,全套共10枚。这套票价格并不算贵,但是吸引我注意的正是此票的图案。此票的图案并没有使用四川市县粮票中通用或者常用的图案,图案属于独创,且目前看来在粮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此票的图案是什么呢?
不知哪里曾经传言此票的图案是西充凤凰山,可能受到上学时导师的教诲和影响,笔者好奇心和疑心比较重,我对西充凤凰山的说法一直很怀疑,也很想知道西充粮票的图案到底是什么。真的是西充凤凰山,还是什么?
我怀疑此票并非西充凤凰山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从整个票面的景致来看,应该是以大片的石头或者怪石而为特色。
2、面粉票上有两个人撑着伞,应该是游客,说明在80年代中期时,那里应该是就是一个景区了。
而西充凤凰山景区开发的较晚,而且并不以大片的石头为特色。
我查询了不少资料,发现西充县甚至南充地区,似乎都没有图片这样的地方。有的时候思维和视野必须开阔,不能局限于一隅。我想到了当时研究81版蓬溪县面票图案的情况,我考虑西充粮票的图案可能也是在外地。
沿着之前的思路,我考虑到图案是以大片石头或者怪石为特色,很可能是一种石林类景区的图案,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大西南,于是我查找西南各地石林图片,起初并不顺利,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我考虑会不会是角度的问题,或者时代的变迁,景致有所变化,于是我集中精力研究了一下老照片。
老照片对票图研究至关重要,首先,这类具体的景致,不是随意创作的,不是概念图,一定是有所参考依据的。其次,设计者不可能现场去写生,所以通常他们是根据照片或宣传画来进行设计的。第三,有些地点,特别是建筑类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外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现在的图片,不能确定是不是一个地点,因此只有当时的老照片才能确定。
笔者在整理图案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票图,和老照片一模一样,哪怕是一辆汽车,一个倒影也一模一样。因此,为了探究此西充粮票的图案,我就有意识的查找一些石林类的老照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不负所望,终于发现了西充票的图案竟然是兴文石林。从对比上看,面粉票和照片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设计者直接参考了此张照片,而细粮票也可以看出,石头的轮廓,基本一样,应该是兴文石林无疑。
兴文石林,位于四川南部宜宾市兴文县城南30公里处,方圆15公里,地上地下均系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海、石林、溶洞三部分,千姿百态,神奇绝世,其喀斯特地形地貌与同属喀斯特地形的云南石林有所不同。因为偏僻,并不太为游人所熟知,2005年12月,其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西充粮票,引用了兴文石林的图案,确实令人非常意外,具体原因也很难准确的说清了。笔者收集到过一批出自印刷厂的四川市县粮票的打样票,对他们的流程略有所知。厂家往往有一些现成的图案,当各地粮食局有需求时,印刷厂会提供一些打样票,供各地粮食局挑选,有不同的图案或者套色,因此我们会发现四川票有不少是同图案的。我想,西充粮食局可能感觉这个图案比较特别,又比较好看,就选取了此图吧,原因也许就是很偶然很随机的。
但我想,无论无何,搞清楚一个粮票的图案,多收集到一处风景名胜的图案的粮票,对于粮票收藏爱好者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
重新审视四川粮票上的桥
四川粮票图案丰富,也有不少经典的桥图,比如成都的锦江大桥,南充的嘉陵江大桥等。可能中国人有“基建狂魔”的基因吧,我感觉中国人建桥十分有天赋,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技术水平不那么发达,很多设备都没有,中国也建造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桥梁。现代化的桥梁不仅是当地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建筑科技水平的象征,因而桥梁图大量出现在粮票之上。
本文不强调某桥的科技含量,只是想搞清楚一些票上的桥到底是哪座桥。由于一些桥的形制类似,很容易造成误判,固化的思维加上以讹传讹,易使我们渐渐远离真相。图1. 1979年自贡市搭伙券
图2.局部放大
1979年自贡市搭伙券1两、2两、半斤的图案是一座大桥,此图也使用在了大竹、涪陵、荣昌等地的粮票之上 (目前自贡票是最早使用此图的) ,应该算是川票中的经典图案之一。但是这座桥是什么桥呢?之前一直有种说法,认为其是成渝铁路沱江大桥,是这样吗?图3.成渝铁路沱江大桥
成渝铁路沱江大桥,确实是成渝铁路上的一座有名的大桥,是我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象征。但是仔细对比,发现两桥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成渝铁路沱江大桥桥上的钢结构是分段的,而粮票图案上桥的钢结构是一个整体。第二,最重要的是,成渝铁路沱江大桥仅能走火车,而粮票图的桥是可以走汽车的。因此,成渝铁路沱江大桥的说法可以排除了。
那么,粮票图上的桥到底是哪座呢?我们来看看这座桥的特点。从票上的钢结构和汽车,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座公铁两用桥。当时的公铁两用桥屈指可数,而且通常是上面走汽车,下面走火车,即上下结构,而这座桥的形制却很特别,汽车、火车走在一个平面上,即中间走火车,两边走汽车。
我查了不少资料,发现当时只有一座桥,符合此情景,即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长江大桥。图4.枝城长江大桥
枝城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和枝江市顾家店镇的焦柳铁路线上(原焦枝铁路与原枝柳铁路合并而成),其始建于1969年,至1971年9月通车,是长江上第四座桥梁。是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梁桥,而且正是中间走火车,两边走汽车的特殊形制。
出现这种特殊的形制也有着特别的原因。起初此桥只设计为铁路桥,在接近完工时,焦枝铁路总指挥孔庆德将军在视察大桥后建议加建公路桥,并把这个建议向国务院周总理作了汇报。根椐周总理的指示,铁道部修改了设计方案,成了如今这样特别的形制。
有的藏友可能会问,四川粮票,为什么会用外地的图案?集藏四川粮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四川票使用外地的图案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使用了很多外地的图案。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像大量使用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包括这个枝城长江大桥,可以解释为这是技术成就、精神的象征,像大量使用吉林丰满水电站图案,可以解释为借用币图,而81年蓬溪面票使用了北京故宫午门、北京颐和园佛香阁、西安钟楼等图案,95年大邑农村周转油票使用了河北赵州桥的图案,就不好解释了,也许仅仅是偶然。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有机会我可以开一篇文章,来分类探讨。图5.1986年汶川县粮食供应券(大米)
说完了这座桥,我们再来看一座另外的桥,一座来自汶川的桥。1986年汶川县大米票出现了一座索桥,它是什么桥呢?由于1986年汶川面粉票的图案是汶川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没有争议,固定思维或者惯性思维会让我们认为大米票的桥是汶川红军桥,因为汶川红军桥确实很有名,也是当地的象征。但是此票的图案真的是汶川红军桥吗?有图才有真相。
图6. 老照片里的汶川县城
80年代,汶川县城主要有两座大桥,一座是威州大桥(如上图远端),一座是 红军桥 (如上图近端)。 威州大桥横跨岷江,而红军桥实质上是两座桥,或者说是两段桥,一段横跨岷江,一段横跨杂谷脑河。图7. 汶川老照片
图8.威州大桥老照片
图9. 威州大桥与票图对比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威州大桥相对高大,甚至可走汽车,红军桥要小的多,只能走人。
第二,威州大桥两侧都是密集的建筑,而红军桥中间连接的三角洲,没有很多的建筑。
第三,威州大桥两侧悬挂钢索的券门,很高大,而且形制一致,红军桥的券门较小,而且两侧的不一致。
第四,威州大桥处能看到岷江有个拐弯,桥下一侧有江滩,票、图基本一致,而红军桥与票图并不一致。
因而,综合研判,汶川票的图案并不是传言中的红军桥,而是威州大桥。
对于粮票的图案研究,我认为最好要找到当时那个年代的图片、宣传画或照片,即“有图有真相”,有的时候,也需要一点开拓的思维和瞬间的灵感,因为粮票的图案,未必一定是本地的事物。很多粮票的图案,现在还解释不清,有些建筑或景象因为各地的快速变迁,已经堙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我认为只要它曾经存在过,就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让我们去揭示它。 -
云南大理粮票赏析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提到大理,映入我们脑海中的就是“风花雪月”这样的自然美景,然而,大理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如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大理古城、喜洲民居等这样的历史人文景观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感受。图1.元世祖平云南碑(笔者拍摄)
我对大理的深入了解,还是从中学课本里的一首叙事诗开始的。杜甫的《兵车行》,讲述了天宝年间,唐朝和南诏的战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样的描述触人心扉,至今大理城区天宝公园内的万人冢(天宝战士冢),仍在静静地诉说着这段历史。
南诏是以今大理为中心(当时叫太和城、羊苴咩城),强盛一时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公元902年,南诏因为权臣乱政而灭亡。之后,这里政权更迭频繁,至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三十七蛮部,建立了大理国,大理之名由此始。图2.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笔者拍摄)
图3.大理的象征——大鹏金翅鸟(笔者拍摄)
1950年2月1日,大理专署成立,下辖下关市。1956年11月22日,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为其首府。
1958年,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3县,合并设立大理市。图4.1959年云南省地方粮票、料票(大理)
1959年云南省发行了省级粮、料票,有不加印地名的,可全省通用,有加印地区名的,还有同时加印地区、县名的,以便加强粮食控制、限制流动范围。当时大理州下辖1市4县1自治县,分别是大理市、永平县、祥云县、剑川县、鹤庆县和巍山回族彝族自治县。大理州的各种加印,整体质量相对不错,但是可惜的是,现在能见到的品种,真是很少。
1961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等。图5. 1972年云南省下关市工种粮票
1972年,下关市开始学习旅大粮食管理经验,随即发行了工种粮票,此票全称为1972年云南省下关市粮食局工种差额补助粮票,全套面额三种,即1斤、3斤、5斤。此票总计印制了246万公斤(面额),起初只在下关市使用,后来经批准,调出29万公斤(面额),在全大理州10县相关厂矿单位内使用。
1983年1月起,开始停止使用工种粮票,改用云南省地方粮票,至1984年1月(一说4月),已基本收回流通的工种粮票,随即进行了销毁。因而此票如今很难收集。
1983年10月,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县级)。图6.1989年大理市粮油购销公司面食票
大理市粮食局粮油购销公司的前身是第一直属库和市区粮管所,1988年8月,撤销上述两个单位,合并成立了粮油购销公司。至1989年,其辖13个门市部,负责下关地区11万非农人口的供应和军供任务,此外还有下关地区菜农供应、农村回供以及开展粮食议购议销、多种经营等重要任务。1989年粮食总经营量超过8660万公斤。
图7.1990年大理市米制品票
图8.1990年大理市面制品票
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稳定市场物价,方便城镇居民生活, 1989年10月13日(一说1989年11月11日),经大理州人民政府批准,大理市印制了1990年大理市米制品票、面制品票,此票于1990年1月1日起使用。发行量为:米制品票50克——52万张,100克——52万张,500克——52万张,1500克——52万张,面制品票50克——51万张,100克——49.55万张,500克——50万张,1500克——50万张。从现在收集到的情况看,此票有不少未曾使用过,粮票就停止使用了。图9.崇圣寺三塔(笔者拍摄)
此票图案只有1500克最为明显,是崇圣寺三塔,50克的图案可能是大理州体育馆,而100、500克的图案应该都是洱海边上,但是具体是哪里,还有待研究。
此票仅限于国营、供销社、粮店、糕点和饮食业使用,上述部门可凭借收回的票,到指定的粮食部门购买同品种平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