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筠抽箭 (@贞筠抽箭)
71
声望
1361
帖子
50
资料浏览
7
粉丝
1
关注
贞筠抽箭 发布的最佳帖子
-
“江心托起擎天柱,金桥飞架过大江。”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和浦口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大桥。除了极具经济、战略价值外,在当时也有很大的政治意义,被称为“争气桥”。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与现代化的体现,还振奋了人民的士气,也承载了几代人的情感和记忆。
购货券
1、1982年12月 江苏省侨汇商品供应券 5元、10元、50元、100元
-
一、本版块为粮油料票交流交易栏,供广大藏友出让相关藏品而设。不得发与收藏无关的内容,特别不要发涉及政治的内容。
二、买卖双方均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交流请注意文明用语,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三、本站的主旨是为藏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目前不收取费用。
四、卖家需实名制,在签名栏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地址、交易方式等,买家在本栏不限(但建议签名以便于卖家发货)。
五、卖家需保证票品的数量和品相,假票、臆造票、存疑票不得在此出售。所售票品需明码标价,不标价的请发到欣赏栏。
六、为确保公平的交易环境,交易的确认以跟帖顺序为准(即谁先跟帖,东西就应卖给谁)。没有多份的藏品,不鼓励多处同售,若多处同售,当在它处售缺时,应及时在本网声明售缺或予以删除,以免争议。
七、卖家同时卖多个藏品,可以在同一帖子下回复发帖,切记不可以短时间内在同一板块下开多个主题帖。
八、买家确定要某藏品,应使用“XX要”、“XX留”等确定性词语,不要使用“暂留”等含糊不清的词汇。买家确认要某藏品后应尽快交割,超过48小时卖家可出售给其它藏友(另有约定的除外)。交易方式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闲鱼,也可银行卡转账,以买卖双方约定为准。待安全支付通道开通后,对不熟悉的藏友之间交易有需求的,可提供担保服务。卖家收到货款后应尽快发货,买卖双方应注意保留好交易的相关信息和证据。
九、买卖双方均应以诚信为原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将予以曝光,涉及违法的本站将收集信息移交相关部门。
十、其它未尽事项,将不断增删修改。 -
从1983年起,南阳地区开始改革粮油供应办法,在各市、县的城区取消凭粮油证供应粮油,而实行凭粮票、油票供应粮油的办法,为此发行了1983年版购粮券和1984年版购油券。这些票有以下特点:
1、只有南阳市的购粮券发行了50斤的面额,而南阳县没有发行购粮券和粗粮券,只发行了购油券。在此之外,各市、县都是同图同面额的,因为南阳地区有众多市县,故此票就成为了一个大的套系。
2、南阳市购粮券、粗粮券与其它各县购粮券、粗粮券同图,但套色不同。
3、此票只在各市、县城区使用,郊区乡镇等基层粮管所不能使用。例如内乡县只能在县中心一、二粮店购买粮油及其制品,西峡县只能在城关粮管所所辖的几个粮店供应粮油。此票因为使用范围比较小,整体来讲,发行量有限,因而有不少稀少品种,更有一些品种至今未见,目前还没有人能收集齐大全套。
4、此套系大全套共138枚,具体品种如下表所示。
本文主要讨论此票的图案,1983年版购粮券的图案较好辨认,1斤的图案是南阳市人民路、新华路交叉口的街景,其中左侧钟楼为南阳邮电大楼,右侧为南阳商场,20斤的图案是南阳武侯祠和老的南阳汉画馆。
而购粮券的其它面额有河南票比较喜欢使用的工人、农民、军人的形象,粗粮券有交通、科技等构想图。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1984年版5个面额油票的图案。
这套油票的1斤和2斤特点鲜明,较容易辨认,1斤应是黄山迎客松,2斤是华山。虽然特点鲜明,但是可以发现,票图和实际略微有差异,在写实的同时,票图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或者说票图有一定的写意。
1两的图案,是一座密檐式佛塔,背面是群山,这座塔比较有特点,底座是圆形的,且是下粗上窄,综合分析,图上画的应该是嵩山嵩岳寺塔。
2两的图案,山顶的形状很有特点,是峨眉山,具体来说,就是峨眉山金顶。
而半斤的图案辨别起来较难,一时确实想不起来这个图案是哪里。
首先,分析一下这套票的图案,有华山,有黄山,有嵩山,还有峨眉山,都是我国的名山,半斤这张图案应该也出自一座同等级的名山。同等级的名山,还有泰山、恒山、衡山、庐山、雁荡山等。
其次,出现在1984年版的票上,说明这里是一个老牌的、很有名的风景区,在80年代就有名气,并且已开发的很成熟了,不是后来才兴起的景区。
第三,此票图上有瀑布,有桥,有亭,还有一些植物。其中桥非常有特点,这是一座拱桥,但是桥的上部,两端是平的,是从中间才开始有拱状的,这是一种特殊形制的景观拱桥,这种形制并不多见。
综合以上几点,范围其实并不算特别广了,通过一一比对、排除,半斤的图案应该是泰山的黑龙潭瀑布和长寿桥。
泰山的黑龙潭瀑布和长寿桥,位于泰山南麓西溪百丈崖。
瀑布常年倾泻,下有潭水,口小腹大,形如瓦坛,深广数丈,传说此潭与东海相通,有龙来去自由,故名黑龙潭。百丈崖之上有桥,横跨瀑布,名长寿桥,为一拱桥,饰以朱红铁栏,1924年(一说1925年)修建,据说是当时为取悦张宗昌的夫人而建的。桥两侧有亭相对,一名云水亭,一名风雷亭,为1965年所建。虽然票图和实景略有区别,但是之前也提到过,这套票的图案有写意的手法在其中,无论华山、黄山,还是嵩山、峨眉山,都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因而从环境、风景、桥形等因素综合判断,半斤的图案应是泰山的黑龙潭瀑布和长寿桥无疑。
至此,这套南阳地区的粮油票图案基本考证清楚。这套票图案非常有特点,特别是油券的图案很令人意外,设计者的思路天马行空,跳出了条条框框,为我们收藏者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档案和艺术品。 -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一、粮油票:
1、1960年新洲县粮食局县内流通粮票 1斤
2、1961年苏州市市内口粮转移证 1斤 注:此票目前仅见1斤,据记载还有半斤、3斤、5斤、10斤,可能都是同图
3、1961年武汉市食品饮食专用粮票(7-9月) 半两
4、1962年武汉市地方粮票 半斤
5、1962年新洲县粮食局油票 2斤 (月份票)
6、1963年新洲县粮食局油票 2斤(月份票)
7、1964年湖北省通用粮票 5两、1斤
8、1964年虞山镇购油券 1、2两、1斤
9、1966年湖北省通用粮票 1、2两
10、1967年武汉市食品饮食专用粮票 半、1、2两
11、1968年合川县市镇购粮票 1、2、5斤
12、1968年麻城县购粮券 半、1斤
13、1969年广安县农村周转粮券(粗粮) 1、5、10、20、50斤
14、1969年山东省食油票 半斤
15、1970年武胜县居民购粮券 5斤
16、1971年湖北省通用粮票 2两
17、1971年营山县城镇购粮券 1斤
18、1971年隆昌县粮食局购粮券 50斤
19、1971年蓬安县周转粮定额券 10、20斤
20、1971年蓬安县周转粮定额券 (杂粮) 10、20斤
21、1972年武汉市地方粮票 5、10、20斤
22、1972年武汉市食品饮食专用粮票 半、1、2两
23、1972年重庆市粮食供应券(粗粮) 1、2两
24、1972年黔江县城镇居民购粮证(粗粮) 1斤
25、1972年江油县粮食局购粮券 5两
26、1973年南溪县粮食供应票 20斤
27、1975年阆中县城镇购粮券 10、20斤
28、1975年万县市购粮券 5两
29、1975年渡口市粮食供应票 5斤
30、1975年筠连县购粮券 20、50斤
31、1975年岳池县市镇购粮券 50斤
32、1975年马尔康县购粮券(大米) 10斤
33、1976年湖北省粮票 5斤
34、1976年南川县购粮券 20斤
35、1976年五通桥购粮券 5斤
36、1976年五通桥购粮券(面粉) 10斤
37、1979年华蓥工农区粮食局市镇购粮券(面粉) 10斤
38、1981年筠连县购粮券 10、20斤
39、1983年万源县购粮券(细粮) 10斤
40、1983年达县购粮券(细粮) 5斤
41、1983年渡口市粮食供应票 5斤
42、1984年四川省石柱县购粮证(细粮)20斤
43、1986年武汉市乌金农场粮站专用粮票 半、1、2、5、10、20、25公斤(有两种版)
44、1987年垫江县粮食局(杂粮) 10斤
45、1989年武汉市地方粮票 500克、1、10公斤
注:500克主要是描绘龟山电视塔,所以武汉长江大桥画的有些失真
46、1990年湖北省粮票 2.5公斤
47、1990年武汉市地方粮票 500克、1、10公斤
注:500克主要是描绘龟山电视塔,所以武汉长江大桥画的有些失真
48、1992年应城市粮食局城镇居民购粮券 2.5kg二、布票
待添加
三、购货券
待添加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一、本版块为各种收藏研究资料(含书籍、文件、报刊)交易栏,供广大藏友出让相关资料而设。不得发与收藏无关的内容,特别不要发涉及政治的内容。
二、买卖双方均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交流请注意文明用语,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三、本站的主旨是为藏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目前不收取费用。
四、卖家需实名制,在签名栏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地址、交易方式等,买家在本栏不限(但建议签名以便于卖家发货)。
五、卖家需保证相关藏品的数量和品相,假货、臆造品、存疑品不得在此出售。所售票品需明码标价,不标价的请发到欣赏栏。
六、为确保公平的交易环境,交易的确认以跟帖顺序为准(即谁先跟帖,东西就应卖给谁)。没有多份的藏品,不鼓励多处同售,若多处同售,当在它处售缺时,应及时在本网声明售缺或予以删除,以免争议。
七、卖家同时卖多个藏品,可以在同一帖子下回复发帖,切记不可以短时间内在同一板块下开多个主题帖。
八、买家确定要某藏品,应使用“XX要”、“XX留”等确定性词语,不要使用“暂留”等含糊不清的词汇。买家确认要某藏品后应尽快交割,超过48小时卖家可出售给其它藏友(另有约定的除外)。交易方式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闲鱼,也可银行卡转账,以买卖双方约定为准。待安全支付通道开通后,对不熟悉的藏友之间交易有需求的,可提供担保服务。卖家收到货款后应尽快发货,买卖双方应注意保留好交易的相关信息和证据。
九、买卖双方均应以诚信为原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将予以曝光,涉及违法的本站将收集信息移交相关部门。
十、其它未尽事项,将不断增删修改。 -
赵去秦亡岁月长,盟台空自委斜阳,英雄一代知何处,怀古令人空断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就是发生于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的渑池之会。为了纪念这次止戈的会盟,后世修建了古秦赵会盟台。
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池县城西南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历代不断损毁、修葺,至1941年,在卫立煌、章士钊等人倡议和赞助下,进行了重修,历时4年落成。可惜,在文革时期基本被损毁。现存的会盟台是1985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
需要的注意的是,发行1984年渑池县粗粮券时,尚未进行复建,因而现存景观与票上的面貌大不相同。(图片来源于网络)
粮油票:
1、1984年渑池县粗粮票 1两、2两、4两、1斤、5斤
(点击蓝色部分可进入图库欣赏票图) -
一、本版块为门票卡标交流交易栏,供广大藏友出让相关藏品而设。不得发与收藏无关的内容,特别不要发涉及政治的内容。
二、买卖双方均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交流请注意文明用语,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三、本站的主旨是为藏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目前不收取费用。
四、卖家需实名制,在签名栏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地址、交易方式等,买家在本栏不限(但建议签名以便于卖家发货)。
五、卖家需保证票品的数量和品相,假票、臆造票、存疑票不得在此出售。所售票品需明码标价,不标价的请发到欣赏栏。
六、为确保公平的交易环境,交易的确认以跟帖顺序为准(即谁先跟帖,东西就应卖给谁)。没有多份的藏品,不鼓励多处同售,若多处同售,当在它处售缺时,应及时在本网声明售缺或予以删除,以免争议。
七、卖家同时卖多个藏品,可以在同一帖子下回复发帖,切记不可以短时间内在同一板块下开多个主题帖。
八、买家确定要某藏品,应使用“XX要”、“XX留”等确定性词语,不要使用“暂留”等含糊不清的词汇。买家确认要某藏品后应尽快交割,超过48小时卖家可出售给其它藏友(另有约定的除外)。交易方式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闲鱼,也可银行卡转账,以买卖双方约定为准。待安全支付通道开通后,对不熟悉的藏友之间交易有需求的,可提供担保服务。卖家收到货款后应尽快发货,买卖双方应注意保留好交易的相关信息和证据。
九、买卖双方均应以诚信为原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将予以曝光,涉及违法的本站将收集信息移交相关部门。
十、其它未尽事项,将不断增删修改。
贞筠抽箭 发布的最新帖子
-
雄州雾列——简阳粮油票梳理
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东南方。其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县,当时叫牛鞞县,之后历代多有变迁,于1913年更名为简阳,取其历史上曾经使用的名字“简州”、“阳安”各一字而成,简阳之名由此始。
“简阳”之“简”,据记载和三国时期蜀汉的简雍有关。简雍和刘备一样都是涿郡人(今河北涿州),跟随刘备入川后,在今简阳一带任职,多方招辑,惠泽及人,士民赖之,故此处有山曰赖简山,有池曰赖简池。简州就是由于赖简池而得名的。海桑陵谷,赖简池已难觅踪迹,但简阳至今仍有一条简雍巷,把简雍和简阳相接连。
简阳素有天府雄州之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简阳的粮油票也是如此,本文将加以梳理。
1955年11月,简阳县制发了食粮证明票,面额六种,与此同时,还发行鲜苕证明票。食粮证明票和鲜苕证明票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食粮证明票主要供县内出差流动使用,发行时并无使用期限,最终约使用至1957年年底。鲜苕证明票有规定的使用时间,即1955年11月至1956年4月,主要供购买鲜苕使用。当时简阳全县红苕大增产,为了缓解农村粗细粮矛盾,国家允许农民以鲜苕和苕干抵交征购任务。收后,则按定量人口粮食供应量的1/3搭配供应鲜苕。
1956年,简阳县又发行了一版食粮证明票,此票背面印有“棉”字,有可能是作为棉花预购优待或者棉农售棉优待使用的。1961年,简阳县印制过搭伙证,供本县境内出差人员使用。这一阶段,简阳县部分区粮站还自行印制过换购票、鲜苕搭配票的粮票,限在各区站内使用。
1971年,简阳县发行了城区粮食供应票,分为细粮票、粗粮票两类,限在简城、石桥两镇范围内使用。1972年,又印发了小面额简阳粮票。
1975年8月27日晚,简阳县城关粮站空压机厂门市被盗走简阳县城区粮食供应票60000斤,油票500斤。案发后,简阳县即宣布停止使用此票,而机关、居民持有此票的,可凭开具的证明购买。后根据商业部《关于地区、市、县及其以下各级不得印制发行粮票的通知》的精神,自12月1日起,简阳县城区粮食供应票停止使用,重新恢复凭粮油证供应。直到1977年,又再度启用简阳县城区粮食供应票。1987年,简阳县换发了新版公制的城区购粮券。
此外,简阳县80年代还发行过给农业人口使用的蔬菜挂钩粮票、种子粮票等。
简阳县的部分粮票的票面上印有一号、二号,是比较特别的,虽然还没见到明确文件资料记载,但根据周边其他的地方情况,一号、二号应该是代表使用地区,具体到简阳实际的情况,一号、二号很可能分别代表简城镇和石桥镇。
食油票方面,简阳县早期发行过按月使用的供应油票。供应标准按规定执行,在60年左右,最低时只有每人每月5钱(10两制)。1964年11月恢复为3两(普通居民)至4两(干部、工人)。
1971、1972年,简阳县发行了城区使用的食油供应票,仅限简城、石桥镇使用,1975年底曾一度停止使用,1977年以后又恢复使用。
1994年以后,因为粮价波动,简阳市还发行了按月使用的限价大米、面粉、食油票,后随着粮价稳定而自然消逝。
总体而言,简阳粮油票基本承袭了四川票的体系,但是又有一些特别之处,比如简阳票出现了背面加印“棉”的食粮证明票(56版),还发行了一些口粮救济票、种子粮票之类的,这在川票中较为少见。
简阳票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例如,蔬菜粮票整套面额到底有哪些,无年版蔬菜粮票发行的具体时间等。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还会有更多的简阳票的实物和资料出现,来丰富完善我们对简阳票的认知。
附录一:简阳粮油票参考目录
附录二:简阳粮食系统沿革
1949年12月15日,简阳县解放。属川南行政公署资中专区。
1950年初,简阳县人民政府在财政科内设粮食组。
4月15日,简阳县人民政府粮食局成立。
此年,资中专区改称内江专区。
1955年,简阳县人民政府粮食局改称简阳县粮食局。
1967年10月,成立简阳县粮食局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
1968年6月25日,成立简阳县粮食局革命委员会。
此年,内江专区改称内江地区。
1970年9月,撤销简阳县粮食局革命委员会,成立简阳县粮食局革命领导小组。
1978年9月,恢复为简阳县粮食局。
1979年,改称四川省简阳县粮食局。
1981年10月,复名简阳县粮食局。
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成立地级内江市。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简阳市,仍由地级内江市管辖。 简阳县粮食局也更名为简阳市粮食局。
1998年2月,简阳市改由资阳市代管。
2016年5月,经批准,简阳市由成都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