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粮票赏析
#1198-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管辖。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县,但是屏山县粮票却是川票爱好者趋之若鹜的。今天笔者发一些屏山县粮票供大家欣赏。
可以看出,屏山县粮票有一些不太寻常的特点。
1、屏山县人口相对较少,粮票发行量不大,这类票其实主要是供市镇居民使用的。由于向家坝水电站蓄水,老县城将淹没,2012年,屏山县城进行了整体搬迁,从某种角度上讲,此票想挖出是越来越难了。
2、80、88版屏山县粮票都有2种底色,这在其它川票中,并不常见。
3、屏山县粮票的设计是独特的,并没有完全套用四川其它票的版式,甚至与宜宾的粮票风格也不一样,因而显得十分另类。
因而,除了深受川票爱好者的喜爱外,我认为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还很多,此处仅做抛砖引玉了。
改革开放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得生产力解放,农业实用技术的革新使得产量提高,因而在1979-1984年间,我国连续6年粮食丰收。粮食产量提高,市场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1985年中央1号文件中,除了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例如,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拿出一部分粮食,以优惠的原统销价出售给个人或工厂,以支持畜牧、水产、经济作物的养殖或种植。
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品方向,生产人们急需的产品,破除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障碍。由于经验不足,不少地方过度压缩了粮食面积,加上1985年的自然灾害,使得1985年粮食减产,合同定购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当时都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中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得平稳渡过。这次试水是我国市场化的必定要走的路,也为最终取消粮票和各种供应票证打下了基础。
1985年屏山县粮食局农业结构粮购粮券,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了解了其发行背景后,把它放在整个粮票史上看,似乎就显得熠熠生辉了。 -
这个结构粮为什么只有粗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