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井研县粮票赏析
#1166-
四川井研县粮票赏析
井研县历史悠久,其正式设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距今1400多年。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镇及县皆取名焉。”可见,井研的得名,与盐井密切相关。建国后,井研县一直归乐山地区管辖,井研县发行的粮票几乎都是川票中的精品。今天欣赏几套井研县粮票。
1963年井研县搭伙证,全套5枚,1两、2两、3两、5两、1斤。此票版式为当时乐山地区统一的版式。
1973年井研县粮食局城镇口粮(油)供应票,面额有:粮(细粮)半斤、1斤、2斤、5斤、10斤、50斤、100斤,粗粮半斤、1斤、2斤、5斤、10斤、50斤,油票:2两、4两、1斤,共计16个面额。1973年时,井研县下辖5个区公所,分别是竹元区、马踏区、研经区、周坡区、来凤区。此票印章为5个区粮站的印章,大全套就是80枚之多。当年曾经有一套大全套,但不久就分散到几个藏家处了,笔者这套就是一个以竹元区为主的混合套。
除非有新票源,否则五套合一几乎没有可能了。这个事例也反映了粮票收藏的特点,粮票的品种太多了,收集粮票的人群又是多元的,基本没有可能一统江湖,只有藏友们合力贡献,才能推动粮票收藏的发展。把藏品束之高阁,秘不示人,并无必要。
1979年井研县购粮券、面粉票和食油供应票,全套共12枚,其中购粮券:1斤、2斤、5斤、10斤、30斤,面粉票:1两、5两、1斤、2斤、5斤、10斤,食油供应票面额为壹人,图案是成都的锦江宾馆和望江楼。
当时属于乐山地区的乐山市、峨眉县、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青神县、丹棱县、眉山县、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峨边县、金口河区,共1市12县1工农区,14个县级单位都发行了同图案、同面额的粮油票,这就是四川藏友津津乐道的乐山79系列粮票。这里面,井研县79版粮票是难度票之一。
金口河区全称是金口河工农区,工农区是四川特色的县级行政区,仅有的三个县级工农区都在四川。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四川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三个县级工农区,分别是南充地区设立的华云工农区(后来的华蓥)、达州地区的白沙工农区和乐山地区的金口河工农区。这三个地区都是三线建设厂矿集中的地区,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的配套,便于管理,才设立了工农区这样独特的县级行政区。1985和1993年,三个工农区陆续撤销。金口河工农区只存在了6个年头,金口河区粮票正是其短暂历史的见证,集一套金口河区的粮票很有意义。(金口河工农区粮票价格不高)
乐山地区所辖的各县(区)内,只有马边县没有发行此系列的票,马边县位于乐山市、宜宾市和凉山州交界的结合部,是当时乐山地区的代管县。为什么马边县没有发行79系列票,一直是个迷。和许多藏友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大致原因可能如下,仅供参考。第一,79乐山系列票是供市镇人口使用的,而马边县多山地,市镇人口相对较少,分布又比较散。第二,地方发行粮票,需要各地财政自行承担,马边经济较落后,财政较困难。可能是以上因素一个或共同作用的原因,马边最终并没有发行79年系列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