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票欣赏了!

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
25
声望
198
帖子
16
资料浏览
1
粉丝
0
关注
个人信息: 风林火山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风林火山 发布的帖子
-
1971年江都县购粮券欣赏,图案是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其图案出现多地、多种粮票之上,应该算一种经典的图案。
当时江苏多地只发行了小额的粮票,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流通(包括餐饮、找零等)的需要。 -
1970年无锡县粮票、油票。全套包括粮券、杂粮券、农村粮券、周转粮券、油券,5个品类共21枚。不仅数量多,而且图案精美、富有时代气息,成套的非常稀少。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是以后应该进入博物馆收藏的票品。 -
汲县塑料票16张一组的请问有吗?想要一组图上只有12种),另外扶沟只要95年的,西华要95-96年的,可否?
汲县塑料票16张一组有,扶沟只要95年的,西华要95-96年的留了好的,按沟通约定的要了,谢谢
-
全南县本名虔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部,取“虔州南部”之意。1957因为虔字相对生僻,因而改为全南县。位于全南县的大吉山以有色金属闻名,其中有以钨矿的地位最为重要。大吉山钨矿为我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58年投产。
1968版全南大吉山粮券、油券为江西省精品票之一,目前见到以上品种,我推测应该还有粮券1斤(颜色为黄色),不排除有油券5两。
-
追此票10多年,终于获得,我想这就是收藏的乐趣吧!
江西省地方粮票当时严格控制发放,市面流通量不足,但是进驻抓斗争、下放等对粮票需求却很大,因此临时发行了此代粮券。此票虽为临时发行,但是发行量不大、字体漂亮、色彩丰富、纸张不错,且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难以寻觅,因而为江西市县粮票中的珍品。
-
自贡70年语录油票欣赏了,这种两制的票,应该是供市场流通和找零使用的。当时四川的普遍规定是,农村每月供应4两油,市镇居民供应5两油。那种月份票就是供应用的,当时也叫人头票,这种1两2两的,应该就是为了市场流通和找补使用的。
-
票面没有印年份,但据我收集到的一手文件记载,1961年5月发行了此票。票面为1斤,分为黄、蓝、绿三种。一开始只投放了黄色一种,为老小照顾糕点票,后因为印制数量有限,加上发放量远远大于回收数,影响了票的循环周转。从1964年9月起,蓝色、绿色的糕点票同时投入使用。可以凭三种不同颜色的糕点票1斤,供应饼干1斤或夹心饼干1斤5两。
这里有一点比较有意思,为什么发放的多,收回的少?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更想要粮食。需要注意的是,糕点票并不是定量外额外发放的,而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定量内发放,凭此票可以购买平价的糕点。换句话说,实际使用时需要扣除粮食定量。当时正处困难时期,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更大,因此就出现了发放量远远大于回收数这样的情况。
要是没记错的话,此票由陈愿柱老师一手挖出,又与我手头上的发行文件相印合,收集票,并且挖掘出一段历史,让其不要隐没在历史长河中,我想这就是票证收藏的意义和收藏者的责任所在吧。 -
山芋干,各地叫法不同 有的叫地瓜干,有的叫红薯干,也有的叫番薯干,红苕干。山芋干是当时江苏地区,特别是苏南的习惯叫法。据江苏地区的文件资料记载,这类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供应的粮食品种比较灵活,不仅限于山芋干,还可供应杂粮,具体品种由货源和通知为准。